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,我国最早在距今 2500 年以前的 《 诗经 》 中已有记载; 《 小戴礼记 》 的 《 月令 》 篇也有记述:“孟夏之蚯蚓出,仲冬之月蚯蚓结” ;唐代东方虬的《蚯蚓赋》中对蚯蚓的形态、习性等更有绘影绘声的描述: "雨欲垂而乃见,暑既至而先鸣,乍逶迤而鳝曲,或宛转而蛇行。内乏筋骨,外无手足,任性而上,击物便曲”。当然对蚯蚓的全面记述,应首推明朝李时珍的 《 本草纲目 》 ,嗣后还有 《 草木经 》 、 《 本草纲目拾遗 》 等,对于蚯蚓与人类的关系有新的认识。近代我国著名学者陈义教授,以毕生精力从事蚯蚓研究,是我国蚯蚓研究的奠基人之一。 (一)传统药材,沿用至今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用蚯蚓及蚓粪治病的记载。蚯蚓在中药里叫做“地龙”,是一味传统的药材,已沿用至今。蚯蚓性寒,味微咸,具清热解毒之功效。李时珍 《 本草纲目 》 中,由蚯蚓配制的药方就有 40 余种。“主治蛇瘕,去三虫伏尸,鬼痉蛊毒,杀长虫。化为水,疗伤寒,伏热狂谬,大腹黄疽。温病,大热狂言,饮汁皆瘥。炒为屑,去蛔虫。去泥,盐化为水,主天行诸热,小儿热病癫痫,涂丹毒,傅漆疮。葱化为汁,疗耳聋。治中风、痫疾、喉痹。解射罔毒。干者炒为末,去蛇伤毒。治脚风。主伤寒疟疾。大热狂烦。及大人、小儿便不通,急慢惊风、历节风痛,肾脏风注,头风齿痛,风热赤眼,木舌喉痹,鼻瘪婷耳,秃疮凛疲,卵肿脱肛,解蜘蛛毒,疗蛐蜒人耳”。用蚓粪有 21 种药方,主治多种疾病。“主治赤白久热痢,取一升炒烟尽,沃汁半升,滤净饮之。小儿阴囊忽虚热肿痛,以生甘草汁入轻粉末调涂之。以盐研傅疮,去热毒,及蛇犬伤。傅狂犬伤,出犬毛,神效”。在国外,用蚯蚓和蚓粪治疗疾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。在欧洲,曾记载用烤干的蚯蚓和面包一起吃,可治好胆结石、黄疽病,还可用于孕妇催产或助产。此外,用蚯蚓的灰和玫瑰油混合,可以治疗秃头;也可用蚯蚓治疗痔疮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口疮等疾病,均有一定的疗效。有的地方吃蚯蚓,以达到壮阳、生乳、滋补之目的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,人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蚯蚓的药用成分、药理作用进行了深人的研究,证明蚯蚓具有多种的药理功能,并在临床上做了不少实验,业已证明是十分有效的。据分析,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、地龙解热素、地龙毒素、黄嚓吟、抗组织胺、胆碱、胆甾醇、核酸衍生物、 B 族维生素等多种药用成分。地龙素内主要含有酪氨酸,可扩展支气管,有抗组织胺作用,能缓慢降低血压,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。 B 族维生素有解热的功能。目前已能科学地从蚯蚓体内提取蚓激酶,用于治疗脑血管梗塞等病症,并且蚓激酶口服或注射液已投放市场,业已证明,蚯蚓完全可用于临床治疗。它们具有解热、镇静、平喘、降压、抗惊厥等功效,能治疗水肿、闭尿、慢性肾炎、高热烦躁、抽搐、疹毒内攻、闭经、半身不遂、麻木、咳嗽急喘、肺炎、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小儿急慢惊风,狂、癫、痛,高血压、口眼歪斜、风湿、痹症、膀肤炎、膀胧结石、黄胆等多种疾病。无论是偏方、验方中均可见到蚯蚓这味中药。蚯蚓的浸出液还可治疗丹毒、鳃腺炎、溃疡等。除此而外,蚯蚓的浸出液还可用于美容保健品。如将蚯蚓浸出液加人膏、霜、膜中,可消除雀斑,防止太阳辐射等,是很好的保健护肤品。 (二)畜禽、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们的食品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,从淀粉类转向蛋白质类,尤其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,肉类食物几乎占人们食品的1/2左右。为满足人们对蛋白质食品的需求,世界各国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发展迅速,但是,饲料生产,特别是蛋白质饲料不足已严重引起传统重的问题。由于环境污染,加上对传统的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严重不足。因此,开辟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就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|